语文教育到底教什么?
TA获得超过107个赞
语文,包括语言学习,也包括文学方向的学习
语言是每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元素。语言可以满足自己需求,也能满足他人需求,更能满足自我实现价值和自我调整修正自身的需要。语言学习,学会如何表达更促进自己社会适应度,如何交流更避免误会冲突。语言学习也包括理解能力的学习和训练。理解他人更能准确恰当表达自己,也更保证他人对自己的准确理解。
语言有口头和书面的,书面的都是文字的。文学方面学习,就是学会欣赏书面语言表述,鉴赏经典精品文字作品。学习完美优秀的书面表达,更是促进自己口语表达的亲和力和认可度。
总之,语文学习,就是训练培养自己如何让别人更真实准确的了解认识自己,最终让自己的社会互动行为更被社会集体接纳;也是培养自己如何准确理解他人,为社会互动行为减少抵触和障碍。语文对每个人是受益终生的。语文是人生路程不能缺少的生存能力之一
语文教育说穿了,教6个方面的东西: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围绕这一核心,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式方法,一是围绕这类读书方法让其练成读书的能力。语文教育只有完成了这两大任务,才算是尽了自己的本职。
2.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育的第二大任务。读书是基础,作文是读书基础上的延伸。学生只有先把书读通,作文方能提高。那种认为读书与作文是两张皮,或读书与作文关系不大的看法是误人子弟的糊涂观念。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不论是读书,还是作文,都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能力强,读书作文能力弱不到那个地方去;思维能力弱,读书作文能力也强不到哪儿去。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4.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语文天生同美连在一起,就汉语而言,这种美主要体现为:音美、形美、意美。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5.教给学生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国学教育,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是学生将来立身处世之根,语文教育大意不得。
6.教给学生立德立人的方法并引导其练成能力。
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就语文教育来讲,不论是语言能力的培育、思维能力的培育,还是审美能力的培育、文化理解传承能力的培育,最终都要归结到两个字上:做人。原因何在呢?因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语言教育,其本质是人文教育,是立人教育。这一点,读者诸君只要同数理化教育比较一下,其特征不言自明。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欢迎交流。
声明:本文章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立即联系我们。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观点请到公众号“知嘛家庭教育”发表评论。
2022-06-17 09:36:06
2022-06-08 09:48:36
2022-06-10 15:24:00
2022-06-08 09:49:00
2022-06-08 15:25:45
2022-06-08 15:24:23
2022-06-20 14:00:00
2022-06-20 10:53:14
2022-06-16 09: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