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限制孩子使用手机吗?多长时间合适?
TA获得超过104个赞
孩子缺少自控力手机游戏又有一定的诱惑性不应该过早使用我家有两个孩子没让他用智能手机
要控制小孩玩手机,手机看多了影响视力,影响交流,不过好的方面可以让人或多或手的能接触到新鲜事物,应该控制在40分钟左右吧
再多的限制不如合理的规矩。让他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玩手机休息一下,什么时候是该完成学习任务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集通信、购物、娱乐、支付等多功能为一体,给人们带来众多便利。同时也认真的把人们变成了手机一族,大人手机不离手,也影响到每个孩子都爱看手机,究竟该不该让孩子看手机,看多长时间的手机合适,相信是每个父母最最头疼的问题。
一是教导孩子以学习为主,营造氛围发挥自身主动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家长和学校要配合好,引导孩子尽量少看手机。家长要时刻营造学习的氛围,让孩子放学回家后也喜欢学习,而不是看电视和手机。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按时完成作业。
二是多让孩子参加室外活动,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父母可以找时间让孩子走出去,去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让孩子了解名胜古迹,亲近大自然。多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强实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三是陪伴孩子做游戏,增进感情开发智力。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大小设计不同的游戏,通过画画、折纸、猜谜语、踢毽子、打球等等,来一起做手工,一起锻炼身体,共同完成一个游戏。提高孩子的智力增进亲子感情。
四是培养孩子自律的好习惯。自律的习惯对父母对孩子都有好处,可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制力执行力。手机无处不在,完全不让孩子看手机是不现实的。可以设定一个时间,让孩子自己控制,看会儿有助于成长的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习惯,又让他们解了手机的瘾,还学到了知识,一举多得。
现在智能手机都有学生模式,比如荣耀8x。可以给孩子设置具体的能安装的应用和使用时间一天不超过1小时。
限制是应该的,孩子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里面内容太丰富了,会分散精力。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可以给孩子配个手表手机,带在手腕上,平时当手表,看时间,也有通话功能。但是没有上网功能。这种手表手机可以让孩子平时带着,没有时间限制。
个人观点,限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学会自律。现在孩子的童年已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了,手机、电脑早已取代了曾经的过家家、跳房子。孩子手机上瘾成为社会普遍现状。总所周知,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视觉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而丰富多彩的手机世界对自制力不健全的孩子而言就是人间天堂,每天都有家庭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批评下结束,而事实证明,一味的限制孩子手机大多都是两败俱伤。我认为,手机也好、上网也好都是孩子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一种诱惑,而这些东西又无法清除,那不如直接治本,让孩子学会自律,家长多些耐心,多抽出时间提高对孩子自律性的教育培养,孩子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以后成长的路上,出现的任何诱惑也都会迎刃而解。
请问你解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现在是可以思量的去玩一下游戏或者是手机,让孩子接触时间久了,还会就会养成一个坏习惯要多去养一下孩子的学习观。
现在的手机、电脑早已取代了曾经的过家家、跳房子,孩子手机上瘾成为社会普遍现状,总所周知,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视觉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而丰富多彩的手机世界对自制力不健全的孩子而言就是人间天堂。
带着我认为要控制小孩玩手机,手机看多了影响视力,影响交流,不过好的方面可以让人或多或手的能接触到新鲜事物,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吧。
每天都有家庭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批评下结束,而事实证明,一味的限制孩子手机大多都是两败俱伤。
如果你孩子自制力很好,不会玩游戏,或者其他对学习不利的事情,我觉得智能机有助于孩子了解更多内容,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娱乐的环境,要孩子的学习和娱乐相结合,共同进行,不能盲目的去要求孩子去学习,我们也要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以上都是个人意见与建议,还望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与建议喊我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谢谢,祝天下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好的身体,好的成绩,谢谢。
要限制,这个时间看你们平常沟通。小孩需要沟通,有的事不能随着他自己去,比如你们看书就带他看书,看风景,要多转移注意力不能老玩手机。
现在是科技时代,完全杜绝小孩看手机不太现实,除非大人可以做榜样,在孩子面前坚决不看手机。但是,试问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任何问题都是有两面性的,不能只看到坏的一面,觉得小孩看手机,对视力不好,影响学习。但从另外一方面看,小孩看手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要控制好小孩看手机的时间。
适当让孩子玩手机!也是可以的!只是每次最多1-2小时!为最好
大人先做好自己在陪孩子的时候使用手机,然后陪养孩子阅读习惯,最后,让电子产品适当远离孩子。
声明:本文章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立即联系我们。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观点请到公众号“知嘛家庭教育”发表评论。
Blank708
2022-07-16 14:59:52
Curious951
2022-06-21 16:36:13
阿烟姑娘
2022-07-28 09:39:06
李雪693
2022-06-23 16:42:25
地球勇士ing
2022-07-25 15:48:48
tigon
2022-06-22 17:20:26
紫悦2013
2022-07-07 14:29:04
Violet674
2022-07-09 14:04:03
爱读书3
2022-06-21 14:58:03
95后熬夜青年
2022-06-27 14:51:57
王雷472
2022-06-20 10:34:02
无处不在2021
2022-06-22 09:55:52
hecl0203
2022-06-21 14:59:45
静静760
2022-06-20 10:19:59
luangenglai
2022-06-24 13:24:04
哎呀TN
2022-06-24 14:08:02
湾长的副湾
2022-06-27 15:43:32
建建2021
2022-07-19 17:28:15
哥谭良好市民
2022-06-24 08:43:14
兔宝2021
2022-07-27 15:51:12
松涛557
2022-06-21 09:38:38
追风少年912
2022-07-25 15:59:20
庄子论
2022-07-22 13:59:03
爱哭的小野猫W
2022-07-21 14:25:50
出马梵音阁主
2022-07-18 16:18:30
互相尊重8
2022-07-20 14:57:12
孤独的双子G
2022-07-08 12:31:30
罗旻
2022-06-17 10:10:04
翻Deng123
2022-07-28 12:33:20
王敏OS3Vt
2022-07-28 10:15:28
2022-07-18 12:41:24
2022-07-21 14:56:59
2022-06-27 14:59:42
2022-06-20 09:50:59
2022-06-21 13:21:51
2022-06-24 13:10:20
2022-06-24 17:47:38
2022-07-24 15:37:25
2022-06-23 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