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所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的一道数学题在朋友圈火了一把,对此你怎么看?
TA获得超过102个赞
这个题目如果是附加题倒是可以让学生选答,如果是计分题则有点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为难了。虽然出题的老师在单位上作为一个考点,考学生对单位的理解,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在进价和售价上,却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考三年级的小学生,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客观的说,这道题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为奥数题都不为过。要知道,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寒假期末时间段,大点的能有九,十周岁,小点的七,八岁(都是家长虚报年龄惹的祸)。不管多大,若不是父母做小生意的孩子,根本接触不到(或者很少接触)进价和售价这两个词,更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一个无法理解字面含义的题目,作为教学题目可以接受,作为考核题目确实有点哗众取宠——毕竟这两个词可以划归为专业术语。老师,要不我拿一套市场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来考考你——GDP,CPI,PPI,GNP哪个是生产价格指数?
如果上海的语文或者数学教材里没有对进价和售价做为知识点讲解的话,那只能说出题者所出的这道题已经超纲了,做附加题不计分可以接受;计分的话,副作用的后果有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从业后若干年后,可别成为教育“经济”学!
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眼答案就是3600/9=400元/把,没有任何的毛病;但是再一细看,又有点其他东西参砸在里面。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不可能按进价卖出去,毕竟商店还有房租水电费以及人工保养费,所以合理售价应该高于进价一截,综合题目中所给选项,A答案498元/把相对而言最合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反过头来,咱们重新再看这道题,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一道小学三年级的题目,试想一下,不到10岁的孩子才刚学会加减乘除,对于商业上的事情基本没有概念,更别提什么赚钱什么的,他们的思维逻辑有限,只能算出400元/把,这道题就完结了。
所以说这道题最大努力问题就是没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及思维眼界,故意出个陷阱,我觉得不妥。
这可能导致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会深陷误区,影响最基本的判断,作为出题老师应该反省。针对本题,推荐答案D,不要绕圈子!
出的什么垃圾题啊,我觉得每个答案都对。我的吉他卖了很久卖不出去,不想干这生意了来个降价大甩卖,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数学是多么严谨的科学,竟然会有不同的答案。直接问进了9把吉他,共花了3600元,那吉他的进货价是多少?怎么会问销售价呢。销售价是人定的。想卖多少钱都可以。难道数学计算是想等于多少就是多少吗?太过愚蠢。还有那么多人说好。
如今的教育到底是教孩子还是坑孩子,这是一个小学生应该会的题吗?教育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算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可以忍,可以让孩子随大流,但是孩子应有的童贞不能被社会环境过早的改变或者抹灭!
我觉得小学三年级,不适合提出来这么商业化的一道题,而且本身这个题答案就是不标准的,只要大大于等于400元,那就都是合理的价格,有的琴行就是明码标价,人家就是卖400元也正常,那如果是路边店,标价高也是有可能,所以这道题的意义到底是在哪里呢?本身题目就是有争议得啊。
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是在10岁左右的,这个时候对这个有点过早了,又不是脑筋急转弯,觉得不是太适合,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
感谢邀请,我觉得这个题是不应该这么出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还是纯净一点为好,这么小就开始算计怎么样能多赚点钱,有点太利息了,而且也确实没有太标准的答案啊。
其实不仅是这道题,很多考试的试卷中题目都会让人觉得很诧异,所以也建议多对这方面的出题者进行规范,不要是出题老师想怎样就怎样,应该多些正规的,有意义的题目。而且咱们这边的题目是最难的,应该不要给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才好。
此题还可延伸卖出时间不同价也不问。食品安逐次降价,艺术品有收藏价值的要逐年加价。这提琴倘卖出时间社500年后,又不知要卖到什么价。这种故弄虚玄的出题,失去了考试价值,因为没有说出买卖成交的时间因此价钱是不确定的。因此标准答案也就不确定了。让答案正确与否全看阅卷者的心情了。
很好啊,财商教育从小抓起。广东有些地方的幼儿园有个实践活动,给小朋友十块钱,自己到商店看能买到多少东西。市场经济时代完全没必要忌讳谈钱,“一切向钱看”也不是一句贬义话,毕竟,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个人及国家的目标之一。只是需要注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谢谢邀请!
对这件事儿特别想说几句话。
我们现在个别学校的教育,有些时候让人很难是从,尤其是小学的。
一些学校,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专门出一些犄角旮旯、奇门遁甲的题,试想,连大人都难以解答的题,你出给还是小学的孩子们,目的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
如果小学的孩子能解开是否能直接上大学了?
教育是阶梯式的、循序渐进式的,不是拔苗助长,不是智力飞跃。
我们之所以设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教育结构,一定是从孩子自身心智与年龄出发的。
希望我们的一些学校是育人,而不是愚人!
大家都没子细看题,D选项看不清。我看看ABC选项吧,A选项是售每把498元,B是每元400把,C是每元498把,你们就看看那项合理吧。这题是考察答题者的观察力,不是考察商业思维!
这道题出得有缺陷,谁也没说不能原价出售啊。跨年演讲时,罗振宇就揭露小米音箱一个只赚一元钱,因为雷军就是想借助这个产品给顾客留下印象,小米的产品物美价廉,从而拉动销售。
滴滴为了招揽人气,一开始给很高的补助,这能说不合理吗?
如果这道题目改成问哪个定价有利润,也不准确,因为说到利润,就要涉及到房租、人工、水电、税等,这些条件没给,实际是无法判断的。
总之,这道题目出得有缺陷,为难孩子,尤其是为难思维活跃的孩子。
这题就是扯淡的abcd全合理?我是老板白送也合理我教学收费包含器材费不可以吗?这就是个蠢蛋老师谁不知道售价高于进价卖出去赚钱。所以合理理论来说存在即合理。学生就是学生不要盲目的让他们和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简单点才好。
声明:本文章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立即联系我们。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观点请到公众号“知嘛家庭教育”发表评论。
2022-06-21 13:34:36
2022-06-09 10:19:48
2022-06-17 08:54:26
2022-06-07 10:53:02
2022-06-20 14:21:18
2022-06-21 17:02:18
2022-06-21 12:03:39
2022-06-17 09:12:02
2022-06-23 09:03:37